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

「吉祥塔」遊記

「吉祥塔」遊記

曾國興譯著
2014.08.24




西元1915-1916年間吉祥塔實景
吉祥塔,位於緬甸埔甘以南距離四弗隆(英:furlong 英國長度單位,=1/8英里)之遠;往單馬村(緬:Minkapa village)的馬路西邊。塔號1439/752。其塔始建於西元1269年,係由埔甘王朝那羅梯訶波帝王(緬:Naratihapatee King)興建,歷時六年才竣工。




根據《琉璃宮史》記載,當國王興建吉祥塔之時,民間相傳一則預言:「塔剎若成,邦國即滅」,因此城內蜚語譁然,迫使建塔工程曾一度停工。歷時六年後,一位不知何方長老,法名糞掃,前來埔甘目睹半壁塔剎,遂入皇宮犯顏進諫:「君王!為何聽信流言,凡天下萬物終歸無常。君王擔憂喪邦;因而沒有繼續興建佛塔,難道江山永固不老,國王萬壽無疆了呢?」國王聞言似有振聾發聵,自忖:「菩薩為了求道而捨棄王位、妻子、財富,而我如今擔憂滅國而不續興建塔剎,實不宜哉!倘若香煙後代得知此事,必然恥笑朕的愚昧」於是積極完成建塔工程。至於西元1275年即告竣工。果不其然,是年埔甘城淪陷中國蒙古手下。



此塔型仿造瑞西貢塔(緬:Shwe Zi Gon Pagoda),由於建設在埔甘般溫(緬:Panpvat)地區,是故最初稱其為「般溫浮圖」。至於何時更改為「吉祥塔」,文獻資料裡並無記載。但近代緬甸一位玉山比丘(緬:MyaTaung Sayadaw)著《埔甘城內十七座塔史》書內陳述:對於坐船前來朝聖的香客,從伊洛瓦底河上可以明顯見到這一座塔,以及城內百姓安居樂業的場景,實令人生起一股「祥和安樂」之感覺,因而該塔命名為「吉祥塔」。塔內安藏世尊舍利、金質羅漢塑像、銀質五十一位前朝帝君及其皇后、太子等塑像。根據《塔碑文》,建塔完畢後錫蘭國王遲遲贈送佛陀舍利,只好在吉祥塔的西北角一處興建一座小塔,將舍利安奉於此。


根據現今塔型,塔有一層基層,以及三層緣層。塔四面均有天梯可從基層攀爬到最上層。然而,主塔下面每一層的四角均有小塔;壁面均有彩釉浮雕的五百五十本生。初步判斷,其彩釉浮雕內容似乎仿造阿難陀塔(緬:Ananda Pagoda),但是浮雕下解釋文字則以緬文記錄,別於阿難陀塔浮雕下孟文解釋記錄。如今,無法看到齊全的五百五十本生浮雕。因為西元1890-1900年間一位德國籍地理學者博士Dr. Farid Bonnot Kalin;以及西元1899年德國Thomann團隊竊走不少的彩釉浮雕。雖然事後逮捕不肖人士,以及獲取贓物,但送回的過程中有些彩釉浮雕誤送到法王塔(緬:Dhammarajika Pagoda),最後才返送到吉祥塔,因此彩釉浮雕早已不齊其數。




吉祥塔內所發現的兩座石碑,迄今在埔甘考古研究院博物館內加以保護。其中一座碑文係從吉祥塔西北面小洞窟內發現,乃由尊者提達波木叉(緬:Ashin Disapamokha)所刻寫,故稱尊者提達波木叉碑文。

 

西元1975322,發生規模8級強震,致使埔甘城內佛塔頗受毀損。其中吉祥塔塔身嚴重龜裂,相輪隳壞更甚,塔傘直下落地,周邊小塔以及花瓶均受災害。經由緬甸政府、國內外捐獻者的努力之下,如今吉祥塔完全展現精妙莊嚴,不見曩時災害痕跡。天將暮時,不少遊客登此塔上,欣賞日色沉西,使得塔周邊熙熙攘攘,熱鬧非凡。

近代緬甸國內,大凡興建實心塔均需參訪這一座吉祥塔。由此可見,其塔建築結構、佛教藝術、經變浮雕最為完善,值以後人參考。


筆者曾三次遊此塔,分別為20136月,20147月,20148月。


參:緬文《琉璃宮史》、《埔甘歷史性佛塔》、《埔甘塔剎》、《埔甘旅遊記》、《埔甘辭典》等書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